軟件定義數據中心最關鍵的組成部分是計算、網絡和存儲,而超融合基礎架構是適用于 SDDC 的理想體系結構,因為這種架構模式在簡易性、成本、可擴展性和性能等方面相對于傳統基礎架構有著明顯的優勢。
一、建設需求分析
1、業務需求分析
隨著虛擬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但是傳統的虛擬化方案中的服務器以中高端的四路或八路產品為主,存儲以SAN存儲為主來構建。受限于中高端服務器和SAN存儲高昂的成本,這種傳統的虛擬化存儲架構對IT基礎投入及運維人員技術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png)
2、應用場景
.png)
二、軟件定義存儲拓撲架構


三、主要配置選型
序號 |
品牌 |
項目名稱 |
數量 |
備注 |
1 |
VMware |
服務器虛擬化軟件 |
|
|
1.1 |
vSphere企業增強版 |
16 |
實現服務器硬盤資源池化 |
2 |
VMware |
存儲虛擬化軟件 |
|
|
2.1 |
vSAN高級版 |
16 |
實現服務器硬盤資源池化 |
3 |
DELL |
服務器系統 |
3.1 |
2*E5-2698V4,16*32GB,4*10Gb網卡,2*1.92TB SSD,10*1.8TB SAS 10K |
8 |
集群應用 |
四、軟件定義功能實現
? 極其簡單的存儲
通過簡化虛擬化平臺的存儲調配和管理操作,讓用戶更加輕松地完成工作 - 在 虛擬化平臺中只需單擊幾下鼠標即可部署存儲,并可享受與虛擬化體系原生集成。以虛擬機為中心的存儲策略可按虛擬機對存儲服務級別進行自動化管理。
? 具備高級可用性和管理功能
利用超融合平臺運行從關鍵業務應用到數千虛擬桌面的各類關鍵任務工作負載,增加了更多高級可用性和管理功能,從而能夠進一步支持要求最嚴苛的存儲環境。
? 可使總體擁有成本降低 50%
可在價格低廉的業界標準服務器組件上進行部署,無需在前期注入大筆投資,還可利用可預測的“隨發展增長”式擴展進行擴展。采用超融合平臺后就不必再使用專門定制的獨立硬件,還可通過以虛擬機為中心的策略自動管理存儲服務級別,進而降低 OPEX。
? 卓越不凡的性能
超融合平臺建立在虛擬化管理程序中經過優化的 I/O 數據路徑上,可提供遠遠優于虛擬設備或外部設備的性能。借助全閃存,可體驗每臺主機最高 90K 的 IOPS,并且可擴展到每集群最多 64 臺主機,這種配置非常適合虛擬桌面、遠程 IT 和關鍵業務應用。
? 可線性擴展的存儲
超融合平臺可對存儲和計算資源進行可預測、彈性且無中斷的擴展,無需進行成本高昂的徹底升級。每個超融合集群每次可橫向擴展一個節點,也可以通過向現有主機添加容量進行縱向擴展,從而能夠實現超過 8 PB 的原始存儲容量。
五、系統建設收益
總之,超融合平臺提供極為簡單的企業級存儲,在大幅降低總體擁有成本 (TCO) 的同時提升性能。作為一種全新的存儲模式,超融合平臺可以從根本上簡化存儲以解決客戶的難題,它的優勢特點如下:
1) 技術成熟:作為超融合平臺的第三代產品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各種規模和行業的公司中超融合平臺都已經被大量成功部署,用于簡化數據中心,加速應用程序,降低 IT 成本。
2) 企業級存儲:超融合平臺可以為虛擬機提供企業級高級存儲服務,包括:通過全閃存為每臺主機提供高達 90K 的 IOPS 輸出,內置分布式陣列,支持容錯,異步復制時間縮短至 5 分鐘等高級功能。
3) 操作簡單:通過以虛擬機為中心的存儲策略,可以對存儲服務級別加以精細控制并實現自動化。自調節功能可根據分配給各虛擬機的服務級別,重新平衡存儲資源。超融合平臺與虛擬化產品體系全面集成,可實現高效、經濟實惠的運維模式。
4) 使總體擁有成本(TCO) 最多降低 50%:超融合平臺可實現靈活、可預測的“隨發展增長”式擴展,無需在前期進行大量投資。利用經濟實惠的行業標準服務器組件,能夠降低存儲成本,并讓用戶靈活選擇供應商和配置。
5) 高性能:超融合平臺使用服務器端閃存實現讀/寫緩存,通過內置在虛擬化管理程序中,從而實現優化I/O數據路徑以提供遠遠優于虛擬設備或外部設備的性能。全閃存體系結構能夠在固態硬盤上實現數據持久性,從而實現極其出色的性能并能始終如一地作出快速響應。該第三代版本可實現零 RPO 連續可用性、延伸集群功能以及更高效的 5 分鐘超融合平臺復制 RPO,擴大了現有的企業級可用性,從而能夠進一步支持最嚴苛的存儲環境。
6) 彈性擴展能力:通過在集群中增添新主機(橫向擴展)可同時擴展容量和提升性能,此外也可以僅向現有主機增加新的硬盤驅動器或固態硬盤(縱向擴展)來分別擴展容量和提升性能。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