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數據中心機房建設根據市場及技術發展趨勢,針對機房環境、供配電、溫濕度控制、消防報警、防雷接地以及基礎設備等方面進行規劃配置。配置參考《計算機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指南》以及《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等級評定標準》開展設計。
一、建設需求分析
(1)引入智能機房的概念,讓機房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
在機房建設中引入了智能機房集成管理系統,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將整個機房的各種動力、環境設備子系統集成到一個統一的監控和管理平臺上進行高效的全局事件管理。
(2)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逐步建設綠色環保的節能機房
機房內有許多計算機設備及環境保障設備(如UPS電源、機房專用空調等),這些設備使機房成為耗能大戶。
(3)適應計算機設備的不斷發展,增加機房的靈活性
為了方便計算設備的更新、擴展和升級,在機房建設時需適當考慮各系統為設備發展留有一定的冗余和預留,減少因機房改造而帶來的系統停機時間。
二、數據機建設要素

三、模塊化數據機房系統
(1) 機房的性能和能耗比將成為機房評估的一個重要指標。
隨著節能意識的加強,各種節能措施將被實施。另外,針對目前采用的房間內開放式制冷模式的"冷庫式"機房,在有些應用場合將被采用房間內密閉空間的封閉式制冷模式的“冰箱式”機房所替代,用以減少或消除圍護結構的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2) “機柜就是機房”的概念逐漸被接受。
這是從"IT微環境"或機柜是模塊化的機房環境這方面考慮機房的作用,井以此為出發點來規劃、設計機房的模式。設計思路上“選址布局機房設備(指UPS、空調等)擺放機柜擺放”的設計邏輯將完全逆轉。

(3) “一體化機房”或“整體機房”概念將被實施。
標準化的、定制化的、預生產的、組件式(或稱積木式)的、整體設計的機房構建(或稱"搭建")模式將越來越普及,尤其是針對中小型機房用戶。

四、主要功能實現
一體化智慧數據中心方案采用了諸多業界最新技術和設計理念,不僅引領了行業的發展潮流,更為客戶提供一套高效、一體、統一、節能的方案。
u 機房制冷中冷熱通道的分離技術
u 基于數碼渦旋壓縮機和EC風機的冷量、風量可變的節能型空調
u 雙變換效率達96%、支持模塊動態休眠的模塊化UPS
u 開孔率高達75%的超級網孔門機柜
u 產品高集成度、緊湊型設計工藝
u 統一的上層監控管理平臺
u 可同步的遠程代維顧問服務
基于以上技術和設計,一體化解決方案可以為客戶的機房使用帶來4大價值,即高效、經濟、協同、智能。
五、實景案例效果

六、系統建設收益


通過標準化的機房建設,為學校打造一個即符合現代化管理,又滿足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以及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評定要求的智能型數據中心,提供潔凈、穩定、舒適、高安全的設備運行環境。同時,機房建設還考慮到未來2-3教學系統規模發展以及數據增長趨勢,進行了一定前瞻性設計,提供充足的兼容性以及擴展性設計,使得新建數據中心機房更具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七、項目實施過程記錄
.png)
